当老兵“情怀”遇上“非遗”

日期:2023-05-04来源:转载点击:230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当流芳千年的青花瓷写进了歌曲,当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表盘,当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成为“爆款”,当广通手擀面里融入了老兵的情怀……以上种种现象表明,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。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mEKXYhAAAAAMJwN5s018.png

清明节至五月长假期间,广通镇迎来一波波特殊的游客,当年修建成昆铁路的退伍老兵,他们怀着对广通深深的眷恋,搀扶着老伴,在儿子女儿的陪同下,带上孙儿孙女重走当年工作过的地方,到红色教育基地——铁道兵烈士陵园缅怀战友,到成昆铁路铁道兵成列馆回味曾经的艰苦岁月,到广通老街尝尝老味道豌豆凉粉,细品广通独有的粉花小锅米线、手擀面条,边吃边给后辈讲述当年修建成昆铁路的艰苦日子,讲述广通兴于普铁衰于高铁的美好故事......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iEOCO6AAAAAJlJ7lE054.png

临走前,到广通老街“金凤非遗工坊”买了满满一后备箱的非遗手工面,老兵热泪盈眶的说:“带不走广通,但我可以带走广通的味道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,只有过节才能吃上一碗金凤家的面”。那味道是老兵们吃苦耐劳的精神,是老兵们魂牵梦绕的情怀,更是我们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。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6EEJUhAAAAAArjSwc820.png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6EcrzeAAAAAL-YwkA882.png

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,“非遗”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动了一个大体量的服务市场,以多种打开方式在各地赋能乡村振兴。广通老街传统手工面制作技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,手工面制作技艺世代流传至今,在广通本地享有盛名,是远方客人的舌尖美味,更是老广通人的情怀,也是逢年过节,婚嫁迎娶,亲友交流分享中必不可少的馈赠佳品。具有味道美、有嚼劲、易消化、好储藏、便运输、食用方便等特点,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,是广通地区久负盛名的土特产。2022年被评为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2023年被评为楚雄州“非遗工坊”。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mEANuVAAAAAIB7ikk916.png

https://manager.ynggwhy.cn/file/group10/M00/1E/A9/rBABXWRTY--EZb1aAAAAAPK_f2A589.png

近几年来,广通手工面从一个藏在深巷中家庭式小手工作坊,发展成为今天声名远播的传统食品,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。仅清明节至五月小长假期间售出手工面3129把,广通“金凤非遗工坊”营业收入约31290元,较上年同期实现收入翻番,成为新型的假日情怀经济模式。今后,广通“金凤非遗工坊”将打造成为可体验、可购买,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非遗工坊,联动老街的小商户在传统节日里多开展活动,留住乡愁,留住烟火气,真正做到非遗中有情怀,情怀里洒满非遗,赋予广通铁路小镇历久弥香的魅力。

 

供稿:腾波(广通镇文化旅游广电体育服务中心)

名称:电话:
共0条评论

已关闭